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業服務 > 傳染病防治 > 預防接種專區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人用狂犬病疫苗與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人類一般是被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咬傷而致病 ,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位異樣感、恐水、肌肉麻痺、抽搐等症狀,最後因呼吸麻痺而導致死亡。當疾病的症狀一旦發展出來時,其致死率幾乎達 100% 。在開發中國家,犬、貓為主要的傳染窩。

 

野生動物如蝙蝠、浣熊、狼和其他會咬人的哺乳動物也是媒介。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唾液中含有病毒,經由抓、咬 穿透皮膚傷口、黏膜而進入人體。疾病的潛伏期 通常為1至3個月 短則少於7天,長則可達1年以上。 潛伏期的長短,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布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

 


遭動物抓咬傷處理
一旦被動物咬傷時,請遵循
1 記、 2 沖、 3 送、 4 觀:
1. 記:保持冷靜,牢記動物特徵。
2. 沖: 立即用肥皂及大量 清水沖洗 傷口 15 分鐘,並以優碘 或 70% 酒精消毒傷口。
3. 送:儘速送醫 評估是否要接種疫苗。
4. 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 10 天。若動物兇性大發,不要冒險捕捉。

 

「暴露前 」預防接種:完整的 「暴露前」預防接種, 需於第07、21 ( 或 28) 天接種一劑狂犬病疫苗 ,共三劑 。

 

「暴露後 」 預防接種:
一、未曾接受過狂犬病疫苗預防注射者:
1. 分別於第 0、3、7、14 天 給予 狂犬病疫苗注射。
2. 由醫師評估感染風險,必要時給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二、曾接受過完整狂犬病疫苗暴露前預防注射者,被狂犬病動物咬抓傷後:
1. 分別於第 0 、 3 天 給予 狂犬病疫苗追加注射 。
2. 不必施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附件-暴露後免疫球蛋白及疫苗接種對象

 

附件-113-114年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衛生所)

 

附件-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儲備醫院

 

附件-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中文衛教資訊

 

 

 

表一、疑似狂犬病或麗沙病毒暴露後「免疫球蛋白」接種對象 2019年05月03日起適用 

 

咬傷人物種 接種建議
1. 鼬獾
2. 白鼻心
3. 錢鼠(限臺東市)
4. 蝙蝠
5. 黃喉貂(2021.7.1 起適用)
6. 出現明顯特殊異常行為
(如無故主動攻擊……等)
之動物,且經中央農政單
位判定疑似狂犬病或麗沙
病毒
1. 暴露等級為第二類,該動物(除蝙蝠外)
經檢驗鑑定為陽性,建議接種免疫球蛋
白。
2. 如暴露等級為第三類,建議接種狂犬病
免疫球蛋白
3. 遭受蝙蝠抓咬傷或傷口、黏膜接觸其唾
液等分泌物,視為暴露等級第三類。

 

暴露之定義:遭受動物抓咬傷或皮膚傷口、黏膜接觸其唾液等分泌物。
第二類定義:裸露皮膚的輕微咬傷、没有流血的小抓傷或擦傷。
第三類定義:傷及真皮層的單㇐或多處咬傷或抓傷、動物在有破損的皮膚舔舐、黏膜遭動物唾液污染,包含遭受蝙蝠抓咬傷或傷口、黏膜接觸其唾液等分泌物。

 

表二、疑似狂犬病或麗沙病毒暴露後「疫苗」接種對象 2019 年05 月03 日起適用

 

暴露動物類別 接種建議※ 備註
野生哺乳類動物
(如鼬獾、白鼻心、
臺東市錢鼠、蝙
蝠、黃喉貂等)✽
暴露等級為第二類(含)
以上,立即就醫並接種
疫苗
若經檢驗陰性,可停止接種疫苗
流浪犬貓
家犬貓
暫不給予疫苗 若流浪犬貓、家犬貓觀察10 日內
出現疑似狂犬病症狀,並經動檢機
關高度懷疑,則給予疫苗

 

※:不符接種適用對象者(如其他野生動物抓咬傷),在疫苗供貨穩定下,可提供自費接種。
✽:除錢鼠外,野生哺乳類動物暴露地點全國適用。

 

 

檔案下載(或附件)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 市府分類: 衛生醫療
  • 最後異動日期: 2025-11-03
  • 發布日期: 2025-11-03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
  • 點閱次數: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