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適應】-面對職場霸凌,我該如何守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羅梵文 諮商心理師
案例分享
小羽在某公司工作5年了,雖然偶爾遭遇挫折,但多數時候,在她的努力之下,她都能逐步克服挑戰。然而,自從小羽因工作表現優異,被調任到另一個單位之後,卻陷入了惡夢的開始。
她的新任主管美華主任,從小羽報到的第一天起,就展現強勢的態度,她告訴小羽:「我不管妳以前在其他單位表現怎麼樣,妳來我這裡就是要從頭做起,不要把其他地方的壞習慣帶進來!」小羽雖對於主任所說的「壞習慣」是什麼感到困惑,但仍試著將這份嚴厲解讀為主管期望員工成長的善意。
小羽進入新組別工作之後,每當她遞交文件請求審閱,美華主任總是會先當眾訓斥一番:「原來妳的程度只有這樣啊!」、「妳確定妳國立大學畢業嗎?」、「這個我找我國中的女兒寫可能都寫得比妳流暢。」
小羽對這些評價感到非常震撼。過去五年來,她始終被同事與主管視為表現穩定、值得信賴的夥伴,從未想過自己會收到這樣的負面回饋。不只是文件,就連寫個便條紙,主任也會嘲諷她字醜、內容簡短、不懂禮貌。
小羽雖曾多次嘗試拿著文件請教主任,希望能夠獲得具體指導建議,將文件寫得更完善。但主任總是回應:「這麼白癡的問題,我不想浪費時間回答,妳自己想吧!」更讓小羽不安的是,主任有時還會要求她略過SOP,甚至造假。當她猶豫時,主任便吼道:「我是主管還是你是主管?我『現在』就要」
無助的小羽得不到主任的具體指導,只好轉而尋求同事幫忙,但同事看完文件後普遍覺得沒什麼問題,也搞不清楚主任為何這麼不滿。
有一次,主任路過看到小羽請教同事,便大聲地說:「你們誰都不准幫小羽,讓她自己想辦法。」隨後又把小羽叫進辦公室,對她說:「妳的同事其實早就受不了妳,只是懶得跟妳說而已,我勸妳別再麻煩他們了。」
小羽走出辦公室後,忍不住落淚,她開始懷疑,這些平常對她友善的同事,真的如主任所說,只是在敷衍自己嗎?更讓她苦惱的是,她始終搞不懂,自己究竟哪裡做錯,才會讓主任如此不滿。
更糟的是,從那次之後,美華主任經常在寄發重要訊息時,故意漏掉小羽,導致她常錯過會議或任務。接著,主任又會斥責她「沒在關注部門狀況」,將責任全推給她。
隨著壓力不斷累積,小羽的情緒變得愈發不穩,甚至常在辦公室裡忍不住落淚,難以集中精神正常工作。每當要交付資料前,她總是焦慮萬分,光是想到即將面對的斥責與辱罵,就感到害怕不已,不由自主地一改再改、反覆琢磨每個細節,反而導致許多工作因而延遲了進度。
每一次挨罵後,小羽當晚幾乎都失眠,腦中不斷重播主任那張憤怒的臉,也對於自己原本很有自信的工作能力,陷入了強烈的自我否定與懷疑。她甚至出現嚴重的胃食道逆流,上班時常噁心嘔吐。雖然同事們均看出她狀況不對,想關心,卻又怕被波及,只能選擇沉默。
某天,美華主任不在辦公室,小羽前去繳交文件時,無意間看到主任電腦螢幕上顯示的,竟是幾個月前她被退件的計畫書內容,只是被改了標題,並署名為美華主任本人。小羽這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之前被主任嫌到一無是處的計畫書,竟然被主任以另外一種形式包裝成自己的成果,繳交給上層了。小羽頓時感到震驚又憤怒,回首前幾個月的經歷,小羽開始質疑這是否就是「職場霸凌」?她開始問自己:「如果是,我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呢?」
案例解析
在本案例當中,美華主任長期使用具有人身攻擊的貶低言語,當眾嘲諷、謾罵及羞辱小羽,儘管她對小羽的工作表現不滿意,卻未曾透過有效的績效面談,具體指出應改進之處。她多以主觀評論代替具體指導,反覆模糊問題核心,並刻意孤立小羽,不允許他人協助,也屢次排除小羽參與重要會議,導致小羽錯失關鍵資訊。更甚者,她甚至剽竊小羽的工作成果並據為己有。這些行為具備針對性、持續性與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且有明確人證與物證佐證,確實已經符合「職場霸凌」的典型樣態。
長期處在被否定與貶抑的環境中,很容易讓人深陷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否真的這麼糟糕、一無是處。因此,當小羽身陷其中時,可以特別注意下列幾點來保護自己:
1.覺察自己正處於不健康的關係循環
小羽需要認清,自己正陷入一段極度不健康的互動關係,並停止以過度努力與討好來換取對方認同。面對霸凌者時,人往往會因恐懼而不自覺地迎合對方的需求,試圖以順從換取安穩,然而這樣的互動方式,反而會強化霸凌者在關係中的權力地位,使其更容易持續運用相同手段進行心理操控。
2.設立心理界限,拒絕內化扭曲評價
小羽需要了解到對方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是經過嚴重扭曲的,與她實際的能力和表現可能落差甚遠。若過度認同對方的批評,將會嚴重傷害自我價值感。3.透過心理諮商,強化自我覺察與復原力
心理諮商可幫助小羽釐清在這段關係中所產生的內在衝突,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進一步提升自我調節與應對能力,同時探索跳脫僵化互動的可能路徑。
4.適時尋求醫療協助,避免身心不適造成惡性循環
許多人會擔憂如果服用身心科藥物,可能會造成依賴。然而像案例中小羽的焦慮、憂鬱、強迫或失眠狀況,若沒有及時處理,大腦傳導物質的迴路失衡是會逐步惡化的,導致未來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治療,甚至服用更高劑量的藥物也不一定能調整回來,對於生活中的重要人際關係,也可能帶來更多破壞性甚至不可逆的負面影響。若能夠在剛開始出現症狀的時候就及時做介入,藥物其實就像扭傷時暫時依靠的枴杖,等復原了,也就可以慢慢放下,不一定需要一直依賴它。
5.從熟悉的關係中重新建立自我認同
小羽可以嘗試多與熟識自己的親友或老同事互動,透過他們的回饋重新校準自我形象,有助於擺脫霸凌者對自我的負面塑造。
6.維持基本作息與減少刺激物
規律的睡眠與飲食,是對抗高壓與情緒失控的基礎。當小羽的焦慮症狀非常嚴重時,應避免咖啡、紅茶、綠茶、奶茶、可樂與酒精等含有咖啡因的飲品,這些都可能加劇情緒波動,使處境更難掌握。
7.遵循公司制度,保留指令紀錄,降低風險
當美華主任指示違反規定的工作內容時,小羽可以尋求第三方意見佐證,並保留文字記錄,避免日後被栽贓。可使用Email或紙本記錄對話,或於指令中回覆「依您今日所說,預計採取以下步驟……請確認是否正確」作為佐證。
8.穩住自己的工作節奏,不急於回應臨時指令
霸凌者常以急迫語氣擾亂受害者節奏,進而掌控對方。面對這種情境時,小羽可使用肯定語氣爭取時間,例如:「您剛剛的指示我會處理,我需要一點時間整理,預計下午回覆您。」或「目前我正處理A與B任務,會在完成後回應關於C的事項。」避免立即打亂既有工作安排。
9.妥善保存證據,提出職場不法侵害申訴。
若小羽最後決定透過體制內的管道提出申訴,建議事前應做好完整準備。她可以先靜下心來,慢慢整理這段期間的經歷,包括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相關的紀錄與物證、人證,以及事件對自己的身心及工作表現如何造成影響。
這些紀錄小羽可以用比較私密、安全的方式保存,例如寫在私人筆記中,或以Email、錄音、監視器畫面等方式留存下來。若曾經被要求違反規範,也盡量保留當時的溝通紀錄,這些都可能成為日後保護自己的依據。
在調查過程中,調查委員通常會關注被申訴人的行為是否具持續性、是否涉及權勢不對等的濫用。因此,也建議在撰寫申訴內容時,儘量把發生過的事件詳細整理,而不是只提及單一衝突,這樣比較能幫助外部單位理解整體脈絡。
職場申訴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從提出到完成調查可能會持續數月。這段歷程的不確定感,對申訴人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因此,在過程中好好照顧自己,並儘可能尋求親近的朋友、信任的同事或心理專業人員的陪伴與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續地告訴自己,願意挺身而出為自己發聲,是一件值得被肯定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