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業服務 > 心理健康 > 心理衛生 > 衛教資源 > 衛教文章 > 樂活社區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孕產媽咪/爸比】-面對新生命的到來,複雜心情該如何調適

【孕產媽咪/爸比】-面對新生命的到來,複雜心情該如何調適

楊晞 臨床心理師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充滿驚喜與幸福的時刻。從懷孕、生產到育兒的歷程是喜悅也是挑戰,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擔心與壓力,尤其是孕產媽咪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都面臨極大的變化與調適。雖然可能身邊都有生育過的朋友、家人,知道孕產的過程是怎麼一回事,但自己親身經歷時,還是憂喜交織。

生理方面,因為賀爾蒙濃度急遽變化,孕媽咪變得較敏感也玻璃心。孕期體態改變帶來的不適感也日益增加。心理方面,擔心寶寶的發育與健康,思索未來怎麼坐月子、出生後誰照顧寶寶、要不要餵母乳、家庭經濟規劃以及照顧孩子的挫折感等壓力。社會方面,家庭勞務的分工、媽媽的角色以及伴侶關係,也讓夫妻彼此需要不斷地溝通、協調。某個問題稍稍卡關時,媽咪或爸比可能因此陷入負面思考與情緒漩渦,甚至擴及生活其他層面。

 

那面對孕產期到新手媽咪階段一連串的挑戰,孕媽咪可以怎麼幫助自己?

一、覺察情緒:覺察與辨識自己的負面情緒,理解情緒的來源,進一步找出解決與因應的策略。

二、主動尋求專業:面對孕產期及哺育新生兒時遇到問題,能尋求正確的知識及專業醫療處遇,不要過度依賴社群提問,網友給的不一致答案,只會徒增擔憂。

三、增加正向及彈性思考:孕媽咪不要抱持著「我一定」、「我絕對…」的信念來思考孕期中的事務,給自己一些彈性。如:我一定要「全母乳」哺育,卻為了擠母奶而身心俱疲。

四、積極的伴侶溝通:孕媽咪要主動說出自己的需求與感受,有時候伴侶不是不關心,而是未察覺或無法體會。面對決策性的議題,也能先聆聽對方的想法,先同理再討論。

五、適度的休息與參與愉悅的活動:孕媽咪都想自己照顧孩子、多跟孩子相處,但也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因為「媽咪好,寶寶才能更好」。能讓孕媽咪感到放鬆和開心的活動都可以參與,比如追劇、運動都可以。「吃東西」也常常讓人感到開心,孕期可以請教醫生,除了特定食物不能吃之外,有沒有可以替代的食物能解饞?比如:不能喝咖啡,但可以喝一小杯珍珠奶茶等等,不要因為懷孕,完全放棄了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物。

 

孕媽咪的親友,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一、陪伴與理解:面對孕產期的挑戰,伴侶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力量。陪伴產檢、參加媽媽教室,體諒孕期的不適及哺育新生兒的手忙腳亂,多給予鼓勵。日常多問一下孕媽咪有沒有需要什麼幫忙,或是下班時貼心的買個喜歡的小點心回家,都十分暖心。

二、實質的支持:產後媽咪要能有適度的休息與放鬆,仰賴家人能夠分擔家務,協助照顧寶寶,讓媽咪能放心享受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夫妻一起分攤育兒工作,更能增進親子關係,如:爸比幫寶寶洗澡、餵奶。

三、四不原則:面對孕媽咪有負面想法或感受時,不要一直對孕媽咪說加油、不要怪她想太多、不要極力反駁,也不要拿老一輩或他人來比較,取而代之的是「傾聽」與「同理」,當一個人被同理時,也就被「接住」了,讓人有力量去面對與解決問題。

 

孕產期是一段神奇又充滿變化性的歷程,是生命中很與眾不同的經驗,孕媽咪及爸比都需要很大的調適。如果覺得自己持續陷入負面思考或情緒,請不要忽視它,積極地尋求醫療專業協助喔!

  • 市府分類: 衛生醫療
  • 最後異動日期: 2025-08-08
  • 發布日期: 2025-08-08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
  • 點閱次數: 133